1 勵志文章范例
信念是一粒種子
很久以前,為了開辟新的街道,倫敦拆除了許多陳舊的樓房。然而新路卻久久沒有開工,舊樓房的地基在那里任憑日曬雨淋。
有一天,一群自然科學家來到了這里,他們發現,在這一片多年來未見天日的地基上,這些日子里因為接觸了春天的陽光雨露,竟長出了一片野花野草。奇怪的是,其中有一些花草卻是英國人從來沒有見過的。它們通常只生長在地中海沿岸國家。
這些被拆除的樓房,大多是在羅馬人沿著泰晤士河進攻英國時建造的,大概花草的種子就是那個時候被帶到了這里。它們被壓在沉重的石頭磚瓦之下,一年又一年,幾乎已經完全喪失了生存的機會。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,一旦它們見到了陽光,就立即恢復了勃勃生機,綻開了一朵朵美麗的鮮花。
小小的種子真令人驚嘆,它們是如此的柔弱卻又如此堅韌,即使在沉重的磚瓦下壓上數百年,它們依然能夠保持自己鮮活的生命。一旦陽光照耀,一旦雨露滋潤,它們便又煥發出勃勃的生機。一粒種子,即使被埋沒數百年,依然蘊藏著生的希望;那么一個人,當他處于困境時,又當如何呢?
有一年,一支英國探險隊進入撒哈拉沙漠的某個地區,在茫茫的沙海線里跋涉。陽光下,漫天飛舞的風沙像炒紅的鐵砂一般,撲打著探險隊員的面孔?诤人浦,心急如焚--大家的水都沒有了。這時,探險隊長拿出一只水壺,說:"這里還有一壺水,但穿越沙漠前,誰也不能喝。"
一壺水,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之源,成了求生的寄托目標。水壺在隊員手中傳遞,那沉甸甸的感覺使隊員們瀕臨絕望的臉上,又露出了堅定的神色。終于,探險隊頑強地走出了沙漠,掙了死神之手。大家喜極而泣,用顫抖的手擰開那壺支撐他們的精神之水--緩緩流出來的,卻是滿滿的一壺沙子。
【勵志心語】
故事里,炎炎烈日下,茫茫沙漠中,真正救了他們的,又哪里是那一壺沙子呢?他們勢頭的信念,已經如同一粒種子,在他們心底生根發芽,最終領著他們走出了"絕境"。
事實上,人生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。無論遭受多少艱辛,無論經歷多少苦難,只要一個人的心中還懷著一粒信念的種子,那么總有一天,他就能走出困境,讓生命重新開花結果。人生就是這樣,只要信念在,希望就在。
理想與現實
從前,有兩個饑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: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。其中,一個人要了一簍魚,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,于是他們分道揚鑣了。
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,他狼吞虎咽,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,轉瞬間,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,不久,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。
另一個人則提著魚竿繼續忍饑挨餓,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,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,他渾身的最后一點力氣也使完了,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。
又有兩個饑餓的人,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。只是他們并沒有各奔東西,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,他倆每次只煮一條魚,他們經過遙遠的跋涉,來到了海邊,從此,兩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,幾年后,他們蓋起了房子,有了各自的家庭、子女,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,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。
擦了五年玻璃
他只身從農村來到城市,只有初中畢業,身體非常單薄,只能找點比較輕的體力活干。他到了一家保潔公司,主要工作就是擦玻璃,公司管食宿,每月工資300元。
他很滿足,干起活來十分賣力。有人問他:"你這么小,為什么不在家上學,出來受罪賺這點錢?"他說:"我家里窮,父親癱了,母親種地,家里沒錢供我上學,我文化太低,能有這份工作已很滿足了,每月還能給家里寄點錢呢。"
他在這家保潔公司一直擦玻璃,他的同事換了一批又一批,有的甚至剛做三四天就因為嫌薪水少、干活臟走了,他一直堅守著這個位置。整整五年,他已經是二十多歲的大小伙子,這座城市里的寫字樓、賓館、商場他幾乎都去服務過多次。他工作一如既往的賣力,一絲不茍,很多顧客還點名要公司派他過來,他簡直成了公司的形象代言人。
人們都知道他,他和他的服務對象成了熟人和朋友。有一天,有個新來的女孩問他:"聽說你擦了五年的玻璃,每月只掙300塊錢,為什么不換個工作呢?"他笑笑說:"會換的。"
有一天,人們熟知的擦玻璃工突然消失了。幾天后,一家快餐店開業了,老板就是擦了五年玻璃的他?觳秃苓m應城市的快節奏,競爭自然異常激烈,而他的快餐店卻很快打開了局面。
原因很簡單,他在擦玻璃的五年,走遍了每個寫字樓、賓館、商場,結識了里面的人,五年擦玻璃的表現已經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當他的快餐店發展到整個城市的角落,資產逾千萬時,認識他的人無不感慨地說:"這位老板曾擦了五年的玻璃。"
有記者采訪他,問他如何從一個擦玻璃的打工仔開快餐店,并在眾多實力雄厚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時。他只說了一句:"因為我曾為人擦過五年的玻璃,并且擦得很好!"。